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xyih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xyih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xyih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xyih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一起看!这些创新代表在鞍钢集团职工创新大会上介绍的优秀经验_生产设备_米乐app下载-米乐app下载官网-米乐m6平台APP
一起看!这些创新代表在鞍钢集团职工创新大会上介绍的优秀经验

米乐app下载

一起看!这些创新代表在鞍钢集团职工创新大会上介绍的优秀经验

发布日期:2024-10-30 来源:生产设备

详细介绍

  7月17日,鞍钢集团职工创新大会召开。会议对职工创新工作室优秀创新项目、先进操作法和优秀合理化建议进行表彰,创新代表作经验交流。小编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9名创新代表经验交流材料。让我们大家一起领略鞍钢集团职工岗位创新风采,学习优秀团队和个人经验、事迹,感悟蕴藏在一线职工中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弘扬新时代“鞍钢宪法”精神,汇聚岗位创新的澎湃动能,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创新力量。

  为助力“创新鞍钢”建设,加大一线创新人才沟通交流力度,鞍钢集团工会为创新工作室搭建内部联盟平台,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最大限度发挥创新工作室在各自创新领域的特长,形成创新合力,解决单一创新工作室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成为鞍钢集团解决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技术发展的“策源地”、人才培养的“聚集地”、创新创效的“推进器”。如今,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创新引领作用正在不断显现。

  鞍钢集团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成立给多地创新工作室同类别组群创造更多学习交流机会。我们热轧工艺组包括鞍钢股份热轧张福多创新工作室、本钢热轧郭鹏劳模创新工作室、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热轧部宋运涛创新工作室、攀钢钒热轧段勇创新工作室。去年,在创新工作室联盟研讨会上,我们交流“热轧板带钢粗轧机对中标定技术”和“热轧板带2230线如何提节奏降消耗技术”两个项目,大家集思广益、碰撞思维,形成新思路、新技术、新观点,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热轧工艺组开展两项创新联盟攻关,分别是“粗轧换辊初期打滑技术攻关”和“汽车钢、硅钢边部黑线难题技术攻关”。其中“粗轧换辊初期打滑技术攻关”项目,是各创新工作室在日常技术交流时,发现在攀钢1450、鲅鱼圈1580、本钢2230、鞍山钢铁1780产线打滑现象。针对此问题,我和郭鹏、宋运涛、段勇等其他几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网上会议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技术研讨10多次。经过讨论交流,思想碰撞沟通,达成共识,确认影响粗轧换辊初期打滑的因素为轧制钢种规格、加热温度制度、粗轧压下量、轧制速度、粗轧浇水制度及设备磨损等。目前,经过控制轧制节奏及加热温度,粗轧换辊初期打滑现象减少50%以上。

  我们将继续在压下量分配、咬入角及轧制速度优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寻求完美解决打滑的具体措施,最终达到带钢表面无再生氧化铁皮的目的,抑制打滑现象,确保粗轧机稳定轧制。

  2023年,热轧工艺组将大力弘扬“鞍钢宪法”精神,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以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豪情,实现“热轧领域创新引领者”目标,为实现鞍钢集团高水平发展努力奋斗。

  作为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有效形式、激发职工自主管理能力的沟通交流平台——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在基层职工中得到普遍响应,推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相融共促。

  突出目标导向,把改善成果作为检验职工自主管理的“标尺”。在我们厂,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与群众性创新活动、安全标准化班组创建活动、“全员岗位找问题,集思广益堵漏洞”等工作紧密结合,并形成征集、激励、推广配套的工作机制。“找问题得实惠”“学技术真吃香”成为职工的群体共识。我们团队热情参加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项目成果得到充分认可,2022年共完成合理化建议等创新成果11项,创效300余万元;2023年计划立项10项,预计创效500万元。

  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卡脖子”问题作为检验职工自主管理的“试金石”。这次我获奖的合理化建议“干熄焦提升机编码超速保护和速度位置控制”,属于现场安全类别。一次,我在巡查干熄焦提升机过程中,发现焦罐有下落现象。我们团队迅速介入,经仔细排查发现,抱闸未制动是导致焦罐下落的原因。干熄焦提升机原设计已充分考虑到安全冗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各类极端运行工况,未经工业生产检验难以发现。我们抱着敢于向原设计说“不”的精神,对干熄焦提升机编码超速保护和速度位置控制进行改进,效果明显,至今已安全稳定运行8个月,创效140余万元。此项合理化建议,作为打通班组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典型案例,为全厂职工作出示范。厂里以此为契机,针对设计遗漏和设计缺陷进行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以点带面推进全厂各班组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整治,带动职工自主参与企业管理热情。

  坚持结果导向,把形成集智攻关作为检验职工自主管理的“助推器”。通过多年工作积累,我深刻认识到,合理化建议活动源于实践、重在改善、贵在应用。每周五下午开展实战培训,慢慢的变成了我们班组雷打不动的活动,去年至今已培训418人次、133学时。配合新型学徒制开展“双元制”教学,我们从近年分配的职工中选拔出12名职工,制订“雏鹰—雄鹰”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电气理论和实操培训,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电气专业骨干。为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厂党委专门举行拜师学艺仪式,还以我的名字冠名举行首届电气点检员技能大赛,激励更多职工投入到自主管理、创新创效之中。

  多年来,许广明创新工作室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作为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基地,精心谋划,搭建平台,增强企业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创建群众创新基地,厚植职工创新沃土。我们公司围绕创新工作室管理、资金支持、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为创新工作室发展提供支撑。自2016年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已完成创新成果87项,获鞍钢集团级以上荣誉75项;获国际国内发明展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4项,今年年初在第十三届中东国际发明博览会上,我们创新工作室申报的“皮带轮轴承在线更换工具及使用方法”荣获评委会特别嘉许金奖。

  搭建培训交流平台,发挥创新工作室整体合力。创新工作室从定标准明确方向、促交流开阔视野、抓考核晋位升级三个维度,打造高质量职工培训、交流、攻关平台。2020年以来,组织各类线名职工晋级为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在鞍钢集团工会指导下,我们与其他11个创新工作室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目前3个项目已进入试验阶段,预计创效220万元。注重发挥工作室整体合力,依托鞍钢矿业网上创新交流平台,接受兄弟单位线上提出的技术难题,提供线上线下技术指导服务;与齐大山铁矿马连成创新工作室共同研发“旋给泵丝杠气电联合控制装置”,实现一键式倒泵,解决球磨机检修倒泵停矿至少20分钟的难题。

  打造创新实践阵地,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我们把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实训阵地,打造群众性创新实践平台。鞍千矿业公司在技术、资金、场地、人员、奖励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职责清晰、保障到位的组织领导体系,保障创新工作室高效运行。2022年,我们围绕磨磁预选生产系统直线筛筛分效率低、返砂量大,造成效率损失和能耗增加的问题,组织成员专项攻关。经过现场试验,成功提升半自磨排矿粒度,减少半自磨返回量,提高磨机台时处理能力,减少半自磨处理能耗,增加尾砂量,创效100余万元。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我深切感受到群众性创新活动在不断发展壮大。以鞍钢矿业为例,截至2022年末,具有实训基地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达到64家,当年完成群众性创新项目181项。

  在多方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创新工作室的职工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解决现场难题的技术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我作为生产一线年成功晋级为教授级选矿高级工程师。新征程上我们将倍加努力,大力弘扬“鞍钢宪法”精神,继续立足生产一线,围绕生产现场“疑难杂症”,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在推动鞍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今天我向大家分享我和工友们改进操作方法攻克难关、提升工作效率的一次经历。

  2022年2月,厂里接到一项任务,需要在45天内完成一组限动齿条加工装配任务,按以往经验,这组齿条加工周期至少为6个月。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我和工友们没有退缩,努力攻克难题,突破原有观念,大胆创新操作方法。厂里组织技术人员、检修人员和机床操作者成立攻关突击队,我第一个报名参加。突击队成员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倒排工期,经过反复试验论证,研究制订“限动齿条加工操作法”。

  “限动齿条加工操作法”充分利用现场有限资源,改用锯床粗加工齿型,大刨、大镗清齿根,数控龙门镗铣精加工表面。最初提出这个方案,很多人提出质疑,但在厂领导大力支持下,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粗铣齿工序,我们采用锯床进行切割齿形的方案。利用锯床能耗低、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改制锯床切向角度替代镗床粗加工齿形。设计制作角度胎具,将锯床安装在角度胎具上,实现锯床角度切削;设计制作横向送料胎具,实现齿条精确分度,粗加工齿形,开一个齿仅用时约15分钟,开齿速度是普通镗床的5至6倍。

  ——在齿根、齿面加工工序,利用4米刨床横向装夹齿条,加工齿形底部尺寸,探出端设计制作滑动托架,解决4米刨床加工7米工件超设备加工能力问题。为提高加工效率,保证齿面精度,首次采用直柄铣刀和球头铣刀加工齿底;优化数控镗铣床切削用量配比,采用高转速切削、高压空气排屑、高硬度柳叶铣刀等方法提高加工效率和齿面加工质量。

  应用这项操作法后,我们仅用40天就完成4根齿条加工任务,加工效率提高4.5倍,不仅保证了工期,而且直接降本超50%。用户使用我们加工的齿条,生产出的产品一次联检合格并专门送来感谢信。

  目前,我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一操作法的加工要点,并拓展思路,将此加工方法拓展应用在同类其他产品上。这项操作法具有独创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企业在齿条类产品制造领域的知名度,为承揽相关订单奠定基础。

  我们将不断踏着前人的脚印前行,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传承工匠精神,为鞍钢集团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多年来,我植根创新一线,聚焦冶金固废循环再利用主题,持续开展创新攻关,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取得多项成果。

  我们公司60万吨高炉矿渣微粉生产线是中国首条高炉矿渣粉磨生产线,是鞍钢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重点工程项目,由于是“全国首条”,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难免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我和同事们一起立项攻关,每天查资料、下现场,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我提出的“调整大袋收尘器导风阀开度”建议被采纳实施后效果很好,仅此一项全年多创产值1000多万元。为提高生产线稳产高产水平,我和同事们不断摸索,总结出在不同料源、不同季节、不同设备运转周期的情形下,磨机高效运转的操作法,生产线的小时产量连续几年攀升,年产量大幅超越设计产能。生产线投产十余年里,我们一线多项。

  我所在的高炉矿渣粉行业近十年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身为现场一线技术人员,若墨守成规,满足现有技术与经验,就无法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降低吨电耗,我提出的对主排风机电机实施变频节能改造建议被公司采纳并实施,取得可喜成果,每年可降本300多万元。在1号微粉线半直驱节能改造项目中,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结合半直驱设备自身特点,我和同事们大胆尝试,针对小时单产提升难、电机启动难等技术瓶颈进行攻关,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还积极参与新产品研发与调试,在对S105级矿渣粉项目进行高细度矿粉生产实验过程中,我和团队成员虽经历多次失败却绝不言弃,最终实现可连续稳定生产高细度矿渣粉目标。

  为更好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2016年,公司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各专业创新成员精诚合作,针对现场瓶颈问题立项攻关。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完成60多项创新攻关项目,创效显著。创新工作室成立校企联合创新基地并实施“精准培训”,聘请专业教师指导一线职工总结改进操作法,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在搭建鞍营两地微粉技术交流平台过程中,我和技术骨干对两地中控操作员及技术人员进行多次培训。目前,创新工作室已有4项操作法被评为鞍钢集团级先进操作法,荣获全国冶金机械建材行业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累计申请专利专有技术6项,2018年、2022年创新工作室分别被评为鞍山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

  我们将继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到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中,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贡献力量。

  近年来,攀钢工会自觉遵循“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工作原则,全面聚焦企业所需、员工所能、工会可为,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着力打造企业创新发展新引擎,在攀钢建设世界一流新金属材料企业新征程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选树标杆,以点带面,营造“人人想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各种评先活动中,向一线倾斜,向创新倾斜,促进、带动广大职工投身群众性创新活动。全媒体宣传群众性创新创效,报台微网线上线下联动,专题专栏多种形态同步,厚植群众性创新文化。不断完善激励政策,配套建设支持资金、项目支持资金、奖励支持资金,全力支持创新工作室项目攻关;每年开展创新工作室专项竞赛,评选优秀合理化建议、“五小”、自主管理等创新成果;充分结合技术先进性、操作便利性、可推广性和应用效果等要素,每年评选先进操作法。

  寓教于学,以赛代练,增强“人人会创新”能力本领。大力宣传群众性创新理念,破除职工畏惧心理;紧盯前沿创新知识,采取集中授课、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等形式,增强职工创新能力,每年组织技能人员实训4500余人次。择优选拔和普遍提高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每两年开展一次职工技术运动会,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强化各级各类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设备设施,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形成标准化操作的职业习惯,目前,攀钢共有实训基地35个,涵盖各主要工种;注重提炼固化成果,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培养、资料集成归档和成果转化运用考核,组织专利申报、规程完善和岗位作业指导书编写;搭建群创交流互鉴平台,定期发布群众性创新成果汇编,强化知识内部流动,避免研发资源浪费。截至目前,攀钢各类群创成果累计申报专利1602个,转化为操作规程和岗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530个。

  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搭建“人人能创新”桥梁阶梯。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梳理群众性创新活动业务界面,建立组织管理、制度保证、教育培训和评审评价机制,畅通群众性创新活动路径。不断强化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法“四轮驱动”,发挥创新工作室联盟、技术状元协会作用,实现协同攻关;优化创新工作室人员结构,致力打造跨工种跨单位多元复合的协同创新团队,该成果入选全国总工会《“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典型案例集》。突出班组建设,深入开展班组“双提升”活动,以班组为主阵地的职工自主管理项目年完成课题4000余个,2022年获省级以上优秀成果16个。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职工为主体、创新为方向、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效益为中心,推动群众性创新活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持续发展。

  完善的创新运行机制,是我们一线职工创新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保障。近年来,我们厂通过建立制度体系、运行保障、考核激励、团队建设等一系列组织运行机制,使创新工作深入人心,滋养创新工作室在这片土壤中抽枝发芽、开花结果。

  载体多样,为创新搭建广阔平台。为吸引职工投身创新活动,我们厂广搭平台。在“创新网”平台上,职工可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经审核后在全厂发布,首创创新建议可获得奖励,近年来,职工通过“创新网”提出合理化建议2.5万多条。深入开展“雪球行动”,即时建议、即时奖励、随时兑现,激励职工从点滴做起,为创新创效作贡献,据统计,2022年全厂完成创新项目4600余项,共有9000余人次参与创新活动。大力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宣传创新典型事例与经验,编发《创新英雄》4期,宣传创新事迹56人次。“创新网”“雪球行动”等载体已是我们创新工作室获取灵感的源泉。

  提升素质,为创新插上了腾飞“翅膀”。深入开展学习交流,我们厂工会组织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到先进企业和院校学习交流20余次,开拓大家视野。聘请外部讲师、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常年为职工授课,为创新工作室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大讲堂、示范岗、巡回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先进操作法,引导职工在学习先进技术中,开拓新思路、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难题。持续开展技能“拉力赛”,引导职工在比赛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锻炼新技能,推动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提升。近几年,我们厂有76人次在鞍钢集团及以上级技术竞赛中“摘金夺银”,2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评“辽宁工匠”,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三年来,我们创新工作室共完成创新项目670余项,37个创新项目在国际、全国发明展获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个、实用新型专利265个。我获奖的创新成果“RH真空炉高效生产技术改进与优化”,整体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气冷器结构和冷凝器浊环水分配流量优化技术为鞍钢集团首创,真空泵系统新程序控制技术为行业首创。该项目实施后,RH线余万元。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奋勇拼搏、攻坚克难,用百倍努力为鞍钢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创新工作室秉承“聚众力,打造精英团队;提技能,采出精品铁矿;攀新高,服务钢铁粮仓”工作理念,以“四抓”为着力点,努力打造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示范性的露天采矿职工创新工作室。

  抓难题破解,确保高效率生产,促进产能大提升。我们创新工作室把问题点作为创新点,多维度推进难题破解,努力打造矩阵式项目化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室成员以极低的成本研制出简易装置,破解困扰多年的更换电铲卷扬大绳技术难题,大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减少更换时间,年创效120余万元。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专利2个。

  抓新技术运用,优化工艺流程,实现技能大突破。2021年6月以来,创新工作室成员利用新技术配合专业技术人员攻克370多个技术难关,顺利实现电铲和钻机远程操作、矿用汽车无人驾驶的远程采矿目标,并入选“2022年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新技术运用攻关项目8项,总结职工先进操作法7项,实施合理化建议219条,完成技术创新58项,发表论文37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抓技能传承,培育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大储备。积极开办“移动课堂”,将培训课堂搬上机台,针对职工技术短板,开展“现场点单”“旁站式PK”技能培训;与其他优秀创新工作室联合开展“跨界带徒”,指导青年创新工作室创建,定期开展“金兰行”活动,着力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开通资料云库和操检云台,通过云端远程协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17年以来,创新工作室累计结成师带徒58人,开办培训班32个,参培1860人次。有2名成员和5名徒弟荣获全国冶金矿山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抓联合共建,实现创新成果共享,助推企业大发展。作为鞍钢集团创新联盟“矿用运输设备维护”专业组领创,我们创新工作室积极带领12家创新工作室实行区域化管理,根据生产和工作实际选定攻关课题,严格攻关及项目提升流程;定期开展深度交流,提升创新成果质量;及时开展疑难技术攻关,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见效。截至今年6月,我们专业组完成“电铲提升大绳更换流程再造与技术创新”等创新成果16个,开展“TR100矿用汽车PT0齿轮箱法兰螺母防松动技术改造”等跨界联合攻关项目2个。

  作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我坚持立足岗位、扎根基层,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

  立足岗位、精益求精,创新“飞剪切损控制”操作法。我提出的“降低热轧在线切损操作法”是在保证轧制稳定前提下,通过减少热轧飞剪头尾剪切长度,降低切损率,提高在线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在减少剪切长度的同时,保证剪切质量是该操作法的难点。为此,我与工艺、生产操作、电气、机械四方面专业人员反复研讨、试验,优化飞剪剪刃磨削精度控制标准,剪刃间隙测量及装配精度控制标准,总结出飞剪剪切长度标定方法、飞剪剪切长度补偿量控制方法、粗轧板形控制标准等5项内容,并形成4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该先进操作法实施后,平均月切损率降低到0.39%,并创造出月平均在线%的行业纪录,在全国宽带钢热轧机组中名列前茅;在线个钢卷,剪切可靠性大幅提升。

  扎根基层,求真务实,一线岗位有“大作为”。我们将先进操作法项目的确定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入手,从主要产品入手,从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入手,从职工绝招、绝技入手,挖掘一线技术、操作人员工作中的“小技巧”,激发一线职工“学技能、比贡献”热情。在总结先进操作法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好点子、好创意从无到有、从纸面到现实的不易,感受到一线职工的聪明才智。厂里全力支持开展先进操作法工作,开通二维码自助申报渠道,缩短申报流程;让专家和一线职工共同参与项目评审,使评审更加客观。

  近年来,我所在的创新工作室获得本溪市最佳先进操作法1项;入选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项目1项;获评鞍钢集团先进操作法、鞍钢集团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一等奖各1项,本钢群众性创新创效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我本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

  未来,我将在先进操作法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中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聘请更多的技术专家为一线职工开展技能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带动身边更多职工投身到创新兴企中,努力为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鞍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